最近有朋友問麥爺:
社保交了15年,是不是就不用交了?
誰說的?出來,我保證不打死他!
你要是真交15年的話,就虧大了!
社保,究竟要交多久才最劃算?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算算。
信息量有點大,強烈建議大家收藏再看,畢竟關乎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。
我們經常說的保險,是保險公司開發的。
而社保,全稱“社會保險”,就是你交錢,國家給你保障。
社保包括 5 種保險:醫療、養老、生育、工傷、失業。
醫保保險:報銷看病的費用;
養老保險:達到退休年齡后能領養老金;
生育保險:報銷生娃的費用,領生育津貼;
失業保險:失業后領到基本生活費;
工傷保險:賠償因工受傷或職業病。
總之,社保會跟隨我們一輩子。
生病住院、工作、結婚、生娃、買房買車、退休等,人生各個階段都會用到。
不好好利用的話就可惜了。
醫保,交多久最好?
先給自己定個位。
如果你不在上班,比如全職主婦、老人、學生、孩子等,那就可以交居民醫保。
居民醫保,交一年保一年,想要報銷看病費用,就得一直交下去。
前段時間,就有個94歲老人去交醫保被拒收這事兒,還挺心酸的。
但說實在話,居民醫保非常值得交。
因為國家補貼了大頭,自己只用出小頭。
每年交個兩三百,住院的話,社保內費用基本能報銷60%以上,還是不錯的。
再來說說:職工醫保。
如果你是上班族,單位給你交的就是職工醫保。
職工醫保是累計的,交滿一定年限后就不用再交,之后就可以終身享受醫保待遇。
可以看到,各地醫保繳費年限,都不一樣。
比如廣州只用交15年,達到退休年齡后,你就可以終身享受醫保待遇。
但深圳就要交20-25年,如果只交15年,就享受不到了。
現在換城市工作非常普遍,如果你在廣州交了5年,又去上海工作。
如果打算以后在上海退休,就可以把廣州的醫保轉移到上海進行合并,繳費年限+額度都可以累加。
想了解自己城市要交多久,可以給我留言,或直接撥打社保熱線12333咨詢。
相比居民醫保,職工醫保是月繳,每年要交幾千塊,住院都能報到80%以上。
不過很多朋友想不通:
明明有醫保,為啥最后還要自費那么多?
麥爺之前給大家看過一個真實案例:
小王在湘雅醫院手術,住院花了10萬,進口手術設備3萬不能報,另外7萬在扣除 900 元免賠額后,剩余6.9萬可納入報銷范圍。
具體報銷金額如下:
0 ~1 萬:1 萬*88%=0.88 萬
1 萬以上:(6.9萬-1萬)*92%=5.4萬
累計報銷6.3 萬,最終只報銷了 63%。
雖然實際報銷比例不高,但醫保作為打底福利,要解決14億人的看病問題并不容易。
尤其是隨著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嚴重,醫療成本也逐步提高,國家的醫保政策一直是:保而不包。
這就是醫保的局限性。
醫保有三大類目:
比如藥品目錄中,只有甲類藥全部報銷,一些療效好的乙類藥只能部分報銷。
又比如一些先進的治療手段和儀器等,都是需要部分自費的。
而這些,又往往也是看病最花錢的地方。
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,完全可以考慮花幾百塊配一個百萬醫療險,
只要是住院自費超過1萬以上的,符合條款就全部報銷,最高能報銷到上百萬,非常實用。
當然如果你覺得公立醫院太擁擠:排隊3小時,看病1分鐘。
想去卓正、和睦家這樣的高端診所看病,那醫保就更行不通了,只有高端醫療險可以匹配這個需求。
高端醫療險,除了看病費用外,對于疫苗、牙科等都有很好的保障。
想了解的朋友,可以點個再看讓我知道。
總之,醫保是基礎,醫保之上想報銷更多,或者更高端的醫療需求,還是用保險來解決更實際。
說完醫保,再來說說養老保險。
養老保險只交 15 年就夠了?
錯!國家規定的是:養老保險至少要交滿15年,且達到退休年齡后才能領養老金。
交滿15年,只是領錢的最低門檻。
只有交得多,交得久,以后才能領得多。
下面麥爺分別對比下,交15年養老、交30年養老,退休后差距到底有多大!
計算過程有點復雜,腦殼疼的可以直接跳過這一段去看結論。
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是:
每月領的養老金 = 個人養老金 + 基礎養老金
個人賬戶養老金 :個人交的養老金總額 ÷ 發放月數(139 個月)
基礎養老金 :(退休時本市上年職工社會平均工資 +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)÷ 2 × 繳費年限 × 1%
本人指數化工資:(目前自己工資 ÷ 目前社平工資)× 退休時社會平均工資。
假設,小王30 歲,每月工資5000,那么他每個月要交的養老保險是這些:
個人繳納:5000 x 8 % = 400 元
單位繳納:5000 x 16 % = 800 元
假設小王每年的工資漲幅,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漲幅一致,都按 5% 的速度上升。
1、交15年養老保險
小王在15年里,一共交了10.3萬。退休后每月能領到的養老金是:
個人賬戶養老金:10.3萬 ÷ 139= 745 元
基礎養老金:5000 *( 1.05^30)*15 % = 3242 元
退休后第一個月能領:3987 元。
2、交30年養老保險
小王在30年里,一共交了32萬。在退休后第一個月領到的養老金是:
個人賬戶養老金:32萬 ÷ 139= 2294 元
基礎養老金:5000 *( 1.05^30)*30 % = 6483 元
退休后第一個月能領:8777 元。
可以看到,交30年養老比交15年養老保險,可以多領 1 倍的錢。
所以有條件就可以考慮交多一點,交久一點。
不過話說回來,交30年可以領8千多,聽起來還不錯。
但如果考慮到退休時物價水平,就捉襟見肘了。
因為根據計算,小王60歲時,社會平均工資已經有 2.1 萬了。
而小王每月養老金只占社會平均工資的40%。溫飽是可以保障,要想品質養老,真心難。
所以,交得再多,交得再久,也無法覆蓋未來的更好的養老需求。
我們之前也說過,根據社科院數據統計,養老金在2035年將耗盡。
來源《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-2050》
最近剛落地的延遲退休,以及近年來開放二胎等,都是緩解養老基金緊張的手段。
老,是一個必然發生的事實上,不會提前也不會推后。
站在個人養老配置的角度,年金、增額終身壽險,是不錯的選擇。
但麥爺之前也寫過,很多預定利率 4.025%的年金,在去年11月份都陸續下架了。
現階段要找到一個兼顧:收益性、流動性、高利率的產品,建議首選增額終身壽險。
終身鎖定3.5%的收益,超高的靈活度,表面上是壽險,實際上就是一個長期儲蓄產品。
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《延遲退休來了!4億人將受影響!》這篇文章。
國家養老,養兒防老,都有點靠不住,還是靠自己吧。
除了醫保和養老外,社保五險中的其他3種保險,繳費長短影響不是很大。
1、工傷保險
工傷保險只要參保,就能獲得保障,跟繳費年限關系不大。
而且工傷保險的錢是單位交,自己不用交。
如果工作期間受傷、職業病、因公殘疾、死亡等,都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賠償。
比如在工作中受傷,工傷保險就要報銷醫療費,而且單位對于停工期間的工資,也要照發。
另外,如果之前買了重疾險、壽險,意外險,工傷保險賠完,這些保險可以接著賠,不受影響。
比如30歲男性,花1千多買了個 200 萬定期壽險。如果因為工傷身故,除了工傷賠償外,定期壽險還能再獲賠 200 萬。
2、生育保險
如果你身邊有準媽媽或孩子剛出生,建議轉給她看。
因為要想報銷生孩子的費用,很多地方都要求:生育險要累計繳滿 1 年。
生育險,常規作用就是報銷生孩子或流產的檢查費、接生費、手術費、住院費和藥費等。
但很多人不知道,生孩子還可以領幾萬塊的生育津貼。
比如,小王月薪8000,休產假128天,單位上年月平均工資為8000元。
生育津貼
= 上年單位人均繳費工資÷30×產假天數
= 8000÷30×128=34133元
這3萬多不用交稅,全部收入囊中,給力。
3、失業保險
失業保險的繳費年限,比較重要。
你交失業險的時間越長,失業后領的錢就越多。
比如在深圳:
如果只交了1年:能領 3 個月失業金
如果交了10年:就領 24 個月
領失業金的條件,大家也要注意:
1、要求累計交滿 1年以上,繳費時間太短了領不了。
2、不是本人主動辭職。主動辭職證明你還有選擇余地,也領不了。
3、已辦理失業登記,并已填寫求職意向表
今年受疫情影響,失業險又多了一個福利:
就算是主動辭職,也可以領失業補助。
也算是特殊時期,國家發布的一項有溫度的政策。
具體可以看看《不懂社保,你錯過了多少福利!》這篇文章。
社保五險,繳費年限各不相同。尤其醫保和養老,交15年和交30年,差別巨大。
社保這東西,還是挺復雜的,后續麥爺也會繼續給大家做社?破。
作為過來人咱都知道,不論是看病還是養老,靠國家肯定不行,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。
如果覺得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,可以給麥爺點個“在看”,或轉發給需要的朋友。
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:大胡子說房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